臺灣人用「錢」國際化的年代相當早。17世紀西班牙人鑄造的「里爾」在臺灣就開始流通。

 

在清代,臺灣人愛用外國洋銀,進行不動產的大額交易。官方鑄造的「紋銀」反而多在官衙流通而已。從早期臺灣錢幣使用的情形,不難發現臺灣人早就用錢和國際接軌。

 

最早的外幣

 

在清代的地契文書上,常會看到雙方交易「價銀….大員」的字句,表示雙方用銀元交易。當時用的銀元多是指來自外國的銀幣,西班牙人在墨西哥所鑄的銀幣里爾(ocho reals)就是當中常見的一種。

 

16世紀70年代西班牙在呂宋島馬尼拉建立據點後,西班牙人鑄造里爾銀幣做為在東亞使用的通貨。當時從西班牙的殖民地,至南亞各地的西班牙、葡萄牙人的通商地域,都流通這種貨幣,成為當時東亞主要的國際貨幣。臺灣自然也有流通,到清代也一直延續使用。

 

外國洋銀以圖辨識

 

不過當時的閩南人怎麼稱呼里爾呢?他們是直接將里爾此外來語轉化稱呼為「鐳」。清代《廈門志》也寫道:「又有紅銅鑄者,中肖雌虎,名曰鐳,以當錢文之用」。現在新加坡的福建人稱呼錢就叫「鐳仔」。

 

對於外國來的「洋錢」,民間看不懂幣面上的洋文,常用幣面上圖案來稱呼「洋錢」。例如西班牙銀元除稱為「鐳」之外,18世紀之後鑄造的銀幣上,幣面印刻國王像,看起來像佛頭,被臺灣人稱呼為「佛銀」、「佛頭銀」、「佛面銀」、「佛首銀」等。

 

除了「佛銀」外,還有「雙柱」。所謂「雙柱」是西班牙銀元的幣面印刻有二個柱子,頗像蠟燭,故俗稱「雙柱」。而外國銀幣上常在錢輪邊緣有麥穗花紋,故也被稱為「花邊銀」。另外荷蘭人所鑄的銀幣因幣面上有騎馬持劍圖,故稱「馬劍」,出現有劍的圖案,則被稱為「劍銀」。

 

官方紋銀官衙流通多

 

外國來的「番銀」,普遍在臺灣民間流通。官方所鑄稱的「紋銀」,反而不受百姓愛用,通常只在文武官衙內使用。清代臺灣有一種官方鑄造的紋銀「壽星銀餅」,民間又稱為「老公仔銀」。

 

關於「老公仔銀」的鑄造,連橫在《臺灣通史》指出,咸豐3年(1853)「林恭之變」時,臺灣官府鑄了3種官銀,壽星銀餅是其中之一。

 

當時官員似乎參考了外國番銀的作法,在幣面上印刻圖案,差別在於將其改為中國傳統紋樣,因此便以圖案來稱呼3種紋銀:「壽星、花籃、劍秤」。其中,壽星圖樣較為常見,幣面上印刻「道光年鑄」、「足紋銀餅」等字,這樣看來,連橫所稱咸豐3年「林恭之變」時鑄造的說法可能有誤,觀諸文獻,應該是在道光12年(1832)「張丙之亂」時鑄造的。

 

漢人使用銀幣時,習慣以重量計算幣值,所以漢人使用外國銀幣交易時,也是透過秤量重量決定其價值。一個8里爾銀元大約重27餘克,一兩約重37餘克,折算下來大概是8里爾銀元折7錢2分(紋銀一兩),所以當時人所稱的「七二銀」即由此來。上述官鑄的壽星銀餅,幣面寫著「庫平柒貳」,表示此幣重量7錢2分,也被稱為「七二銀」。

 

官方通寶與私錢

 

外國來的「番銀」,主要使用在民間的大筆交易如不動產買賣當中。但日常生活的小額買賣,主要用銅錢,而且也需要有輔幣,方能找零。所以銅幣被稱為「零星(lân-san)」、「零星錢」(lân-san-tsînn),客家話也說「銀角斯係零星錢」。客家與閩南話裡的「銀角仔(客語:ngiunˇ gokˋ eˇ,閩南語:gîn-kak-á)」指的都是銅錢,有趣的是民間以「銀角」來稱呼「銅錢」。

 

臺灣民間通用的銅錢,以清代歷代鑄造的「通寶」為主,也仍使用清代以前宋元明的銅錢、鄭氏集團所鑄的永曆通寶,以及日本與安南的銅錢等等。

 

這麼多「通寶錢」中,民間認為日本的「寬永通寶」最為精緻,是當中價值最高的。官鑄的「通寶錢」也稱為「制錢」,然而民間卻有很多種私鑄的「私錢」流通,因不若官鑄制錢精細,又稱「歹錢」,官鑄的則是「好錢」。

 

清代臺灣民間「私錢」常與「制錢」混合使用。當時人就觀察說「百姓其買蔬菜,皆用私錢以與農夫,而農夫則將私錢向街路買物品」,也就是說使用「私錢」是很普遍的。

 

臺灣地方官員對私錢的流通,也頗在意。恆春縣署就曾為了私錢的在恆春流通,導致物價昂貴,公告禁用私錢,規定「自示之後,一切買賣統用制錢」,「倘敢攙和小錢,或自他處潛運到恆,希圖取利,一經查出,定即嚴拏究辦」。通常1個外國銀元可換制錢並無固定,折率常有波動,通常換到700至800文應無問題,而私錢價值較制錢低,好的時候用銀元換到1500文私錢之多。

 

錢是原住民身份象徵

 

談了漢人,那歷史上臺灣原住民怎麼使用錢幣呢?

 

16中葉世紀以後,臺灣原住民開始頻繁與外界接觸貿易。一些原住民改變原本以物易物或珠貝交易的方式,開始使用銀幣、銅錢等貨幣來交易。

 

17世紀一位來臺的西班牙傳教士觀察到,原本淡水原住民的婚禮習俗是男方需給女方陶甕、酒、布料及瑪瑙等物品為代價,但女方卻將原物退還,因為他們希望男方以批索(peso,8里爾等於1批索)來支付同樣的價值。

 

不過我們也不能說原住民希望拿到貨幣,就是真的拿來當錢使用。這些外國貨幣可能因罕見,被原住民視為一種貴重金屬,成為表彰身份地位的象徵。一些原住民就把外來錢幣做為身體的裝飾物,與珠串等飾品融合使用。例如19世紀外國人觀察到,臺南地區的西拉雅人會將外國銀做成項鍊,這是相當普遍的使用方式。

 

蘭嶼的達悟族人則是將外來的銀幣重新鎔鑄打製成銀製品,成為貴重的飾物。當外來物品放到原住民部落社會裡,常被原住民以自身觀點作詮釋,成為具有多重文化意義的物件(entangled objects)。

 

另外,從中部平埔族人的飾品上,也發現數個荷蘭錢幣做裝飾。細看這些荷蘭銀幣上的人像作工頗為粗糙,模仿的外文也顯得四不像,明顯是假錢。如果純粹只由商業錢幣的觀念來看,會覺得原住民受騙了,交易到偽幣。先不論是否真的受騙,但外來金屬在這裡或許僅是做為身體飾物之一,回到原住民自身的文化脈絡裡看,真假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錢幣也能保平安

 

其實漢人也不是只把錢當錢用。漢人習俗裡將古銅幣編結在鐵棒上製作而成「錢劍」,放在家宅內,用以驅邪化煞、保平安。

 

由於「通寶錢」被認為是歷代帝王所鑄錢幣,且有悠久的使用與流通歷史,因此被民間認為具有極強招財力量,特別是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五位皇帝因為是清代盛世,他們在位時所鑄的銅幣,被視為「五帝錢」,能量極強。

 

當中用康熙通寶製作成的「錢劍」被認為特別有效,除了康熙皇帝本人長壽外,康熙二字也意味良好的健康。錢幣也被漢人轉化,賦予其趨吉避凶的文化意涵。

 

人的運氣決定有關,一般人都知道「錢仙遊戲」不能隨便玩,因請神容易送神難。我們有時也為了一件事拿捏不定,最後以錢幣的二面來決定做或不做、正或反、A或B。我們也常聽說事物都有一體二面,但事情真的只會有二面嗎?真實的社會實情常不會只二面或二種抉擇,就像錢幣雖一體二面,但實際上被人所使用時,伴隨人們各種各樣趨吉避凶的想法,以多重的面貌出現。

 

撰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石文誠 

arrow
arrow

    奧黛立的課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