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曾是人們眼中的金銀島。16世紀以來,中國人、日本人來臺淘金,西班牙人、荷蘭人也相繼而來,大眾作著同樣的資金夢。漢人開墾臺灣,雖然不是真的開採黃金,但是努力打拚,也是為了淘得「人生第一桶金」。

 

臺灣俗諺說「人講臺灣光景好」、「臺灣錢淹腳目」,表現了清代閩粵移民對追求新天地,懷抱的夢想與企望。移民在原鄉生活不易,聽到「臺灣好賺吃」,忍痛拋妻棄子來到此找機會。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也充滿無奈,夢想幻滅也是人生常態。

 

清代俗諺也勸人不要過臺,因為「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然而,是鬼門關還是新天地,都是人生的真相,因此歷史就是人生,實情總是充滿著各種精彩與無奈、成就與幻滅、得到與失去的故事。從歷史上,先民來到臺灣找尋發財夢想的故事,能清楚知道現實和理想的拉鋸。

 

 

臺灣的黃金傳說

 

 

多數人都聽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故事,知道哥倫布是看了《馬可波羅遊記》描述的美好東方世界,下定決心前往東方。《馬可波羅遊記》裡讓人印象深刻的東方金銀島是日本國(Zipangu)。哥倫布出航目的之一,是為了找尋傳說中的金銀島。想必當時歐洲人看了《馬可波羅遊記》後,「找黃金」成為西方人在大航海時代重要出海因素之一。

 

 

西方人來到東亞海域,也注意著除了日本之外,是否有更多的金銀島。1582年西班牙人Francisco Gualle的航海記提到,有漢人告訴他琉球島(Lequeos)有金礦與鹿皮,島民常駕船到中國海岸來交易。這個琉球島是否即指臺灣,正反說法皆有,但顯示歐洲人認為,日本南方還有其他黃金之島。

 

 

當時臺灣也是傳說中的黃金島之一。不少人知道臺灣北部一帶有黃金,這個消息也普遍為當時從事東亞貿易的中、日二國商人所知。

 

 

外國人來臺淘金

 

 

中外文獻曾提到,16世紀日本人在雞籠(今基隆)從事淘金。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來臺灣之前,也注意到臺灣北部有黃金的消息。1622年荷蘭人在澎湖派人前往臺灣的調查報告裡,特別提到淡水(Tamswi)有很多黃金。淡水的黃金不是當今所知在金瓜石開採的,而是來自花蓮的沙金。

 

 

1632年西班牙人描述在今天花蓮一帶的「哆囉滿」(Turoboan)有豐富金礦,通常由生活在今日臺北金山、萬里一帶的金包里社人(Taparri)換回後,再賣給漢人,換取瑪瑙及琉璃珠。

 

歐洲人來到臺灣後,積極派探險隊前往東部傳說的產金地「哆囉滿」探金,可是沒有太大成效,黃金夢碎。後來鄭氏集團來臺後,也曾派人前往淡水、雞籠採金。當時還遇到當地人,告誡新一批懷著黃金夢的外來者:「日本居臺來取金,紅毛奪之;紅毛來取,鄭氏奪之;今又來取,恐有改姓易主之事」。這是後來清代的人所寫,不管真實與否,黃金夢的追尋在臺灣史上,常擾動各時期外來者的思緒。

 

臺灣周遭海域曾被視為金銀島的是蘭嶼。清代漢人文獻提到蘭嶼「其海產金」,甚至還說產「沙金」。所謂「其海產金」,指的是達悟族人從外海沈船中,打撈的金、銀錢幣或製品。漢人從達悟族人手中得到這些金銀,久了就傳言蘭嶼是金銀島,甚至產沙金的誇大說法了。

 

海盜與寶藏

 

 

金銀島故事,當然不能缺了海盜這個重要角色。臺灣民間傳說林道乾、蔡牽這二位大海盜有巨大寶藏在臺灣。林道乾是明朝嘉靖年間,縱橫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他在嘉靖42年(1563)被明朝官兵追擊,曾逃到臺灣。

 

後來民間傳說,林道乾將黃金埋在打鼓山(高雄柴山)後,逃往南洋。另外一位清代海盜蔡牽,則傳說在馬祖列島藏寶,馬祖還流傳一首順口溜:「芹囝芹連連,七缸八缽九排連;大水密賣著,小水密鼎墘;誰人得的去,快活千萬年」。民間傳說蔡牽藏寶馬祖,誰能解開上述謎題,就能得到數不清的金銀財寶。

 

荷蘭人藏寶熱蘭遮城

 

 

荷蘭人走後,民間也傳說荷蘭人埋黃金在熱蘭遮城。1869年一位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來到臺南府城,聽到這個傳聞後,找到在當地工作的外國人,加上幾名漢人苦力,帶著十字鎬等工具一起到熱蘭遮城遺址內挖寶藏。

 

李仙得一群人挖了幾天,最後只挖到幾塊他們認為無甚價值的陶器碎片,沒有黃金影子。這位美國南北戰爭退役英雄,後來在清末臺灣的歷史舞臺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寶藏可以成為傳說,常因大家一直找不到寶藏,才更能為傳說添加油醋的一直流傳。民間還傳說,有位樵夫上打鼓山砍柴,目睹金銀財寶,但一覺醒來,卻只見荒煙蔓草。

 

世人都在問到底是否真有黃金?誰真的看到黃金?清朝鳳山縣人施陳慶的《鼓山行》詩作中,描寫世人欲尋黃金,但又半疑半信心態:「世人多為樵夫誤,欲覓白金不知路。我聞此語為謬傳,問卻青山不能吐」。

 

早期臺灣人的「公司」

 

客家民謠《客家本色》開頭唱道:「唐山過臺灣無半點錢,剎猛打拼耕山耕田」。描述早期來臺開墾的移民,雖然沒有足夠的錢,但秉持著努力打拚、勤儉持家的客家精神,還是能出頭天。另外,民間故事《周成過臺灣》,也說清代周成為來臺謀生,其妻月裡向厝邊借錢給周成來臺灣。

 

以前的移民到臺灣開墾或謀生自然要有資金。傳說明朝末年,為鼓勵福建的人來臺開墾,福建官府發給每人銀3兩,3人給牛1頭,載運他們來臺墾荒,此即「三金一牛」的傳說。

 

從事大規模開墾,需要大筆資金跟人力,清代的漢移民要怎麼集資呢?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常透過「合股」方式集資,眾人各備資本合夥從事開墾或生產。在清代地契中看到「合股字」、「合約字」,共同合股集資的人,各持一份為憑。

 

 

 

不過,也常發生股東糾紛,而鬧到官衙的訴訟案件。例如共同集資的股東,有人將所管股份的資金或田租,在沒有通知其他股東的情形下,私自抽出做其他生意,或是私下轉賣典讓。各種糾紛除了鬧到官府外,有時會私下解決,所以也常看到「抽股字」、「退股字」。例如有的退股字就提到,甲方侵佔股份,無力償還,在公親的幫忙協調下,取得乙方諒解,一切抹消。

 

合股經營的「公司」

 

「合股經營」某程度也類似現代企業的合夥組織、公司組織。例如1831年(清代道光11年)由官府出面召集客家與閩南人,合夥集資成立的「金廣福」墾號。這間從事新竹東南丘陵土地一帶開墾的「金廣福」,類似現代的土地開發公司。過去「公司」一詞,也跟現代的公司差異不大。

 

清末就出現「公司」的稱呼,在一些合股字中會出現合夥公司之事。不過公司的用法最早並不是指合股經營的組織,16、17世紀的公司用法,是指一艘貿易船上船主的貨物通稱,也就是說,當時「公司」指的是貨物或是船主。後來,「公司」從原來跟出海貿易有關,慢慢擴大成為合夥、共同經營投資事業的意涵。

 

聚散之間

 

談寶藏、財富的歷史,不禁令人想起加拿大詩人歌手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所唱的Everybody knows

 

「Everybody knows the fight was fixed.The poor stay poor, the rich get rich. That's how it goes. Everybody knows.」

 

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裡,真的有如李歐納‧柯恩貼切的形容,貧與富的戰爭勝負早定,也各自按著社會結構,早已排定的位置,頭等艙、商務艙還是經濟艙,一律按票就坐。如果資本累積不是界定財富的唯一標準,各類「資本」的積聚與得到,應該不是財富表現的唯一價值,散盡與失去也應是另一種被認可的人生價值與選擇。

 

撰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石文誠

arrow
arrow

    奧黛立的課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