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以生產國或產地或裝運港名稱為名

也有再細分豆粒大小或品質,栽培地的標高等特性而標示等級

但是

即使是同一種名稱的咖啡其味道與香氣

仍然會因為收穫年氣候收成等因素

或在精製過程不同而不盡相同

另外就是關鍵的煎焙程度不同味道的個性也產生很大的差別

以新豆(鮮豆)為基準列舉較為人熟識的廠牌咖啡豆的特色

 IMG_2042

IMG_2040    coffeebean 

Brazil  巴西 (聖多斯 )

有名的巴西聖多斯是指聖多斯港出貨的豆粒

酸味和苦味十分調和因此成為最常被用為混合豆的基底

中煎味道柔順較平淡

深煎苦味就較強 

 

世界最大咖啡產國 - 巴西

巴西係世界最大咖啡產國,當然要對他了解多些啦! 巴西咖啡豆年產量超過3000萬袋(每袋60公斤),咖啡專家對他們的豆評價不高,認為過於單調,苦、酸及香味不夠,甚至不列入精品咖啡產地名單。因為巴西咖啡園多數離海拔1200公尺以下,亦無大樹遮蔭,且採豆方式粗糙,生熟果子一起收採,不符合精品咖啡條件。以曝曬式栽植法種樹,使得咖啡果子成長較快,使風味發展不完全,而且豆子的硬度不足,果酸味明顯較低,還有一股木頭味,不能登大雅之堂。巴西豆質地較軟,烘焙過程中明顯不耐火候,出爐時間要提早,否則容易烘焦。但義大利人卻對軟豆情有獨鍾,認為巴西軟豆最適合做濃縮咖啡,他們的espresso以九成巴西豆配一成robusta豆,認為係天作之合。20幾年來,巴西嘗試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產量,卻影響了品質,巴西豆每磅平均價比哥倫比亞低了兩成,但薄利多銷仍有利可圖。1998年越南豆低價傾銷,巴西政府在壓力下,決定提升品質,進軍歐美高檔市場,以拉高售價增加農民收入,另洗脫巴西種不出好咖啡的嗅名! 1991年成立的巴西咖啡協會,深信境內有不少靚農莊,咖啡品質可媲美高海拔的極硬豆,於是在美國咖啡協會協助下,於1999年舉辦首屆巴西咖啡大賽Cup of Excellence,優勝者可透過internet由國際買家公開競標,效果理想,能鼓勵咖啡農夫將咖啡豆品質提升。 2000年巴西咖啡協會擴大舉辦第二屆Cup of Excellence,有477個農莊參賽,全球爭相報導。先由巴西杯測師篩選出前40名,再交由美國、日本、德國、挪威等12 國家24名國際咖啡專家做最後決選。巴西咖啡協會有意借助此活動,在國際頂尖杯測師見證下,一洗巴西豆的嗅名! 24位杯測師花了3日時間品評,並召開討論會,最後選出18個最能代表巴西風味的農莊,比有意投標的買家作參考,大受好評! 巴西咖啡協會乘勝追擊,重新搬出"Strictly Soft"咖啡,係80年前巴西官方為道地巴西豆定下的風味標準「入口即甘甜、純淨、不咬喉的餘韻」,近20多年來,咖啡以機械化取代人工摘豆,破壞啡豆應有風味,唯有採收紅透的熟果子,加上細心的取豆處理方式,才能彰顯「入口即甘甜」的調性。巴西咖啡協會近年大力輔導下,農夫已有明顯改進! 巴西咖啡產區主要分布於Bahia、Minas Gerais和Sao Paulo 三個州,其中Minas Gerai產量最占巴西之半,地位重要。挪威知名的烘豆商及生豆進口公司Soberg & Hansen,出高價買Fazenda Rainha農莊生豆,全球咖啡界為此議論紛紛,因為巴西豆未曾有過如此高價,此對巴西咖啡業是一大鼓舞! 巴西政府不但改善咖啡豆形象,也為用心經營的農莊帶來意外之財,可謂名利雙收!

小記:令巴西人至今仍未忘的大自然咖啡樹細菌Black Frost,於1975年將巴西數以百萬計咖啡樹毒死,幾乎令咖啡樹全部滅亡,引發全球咖啡價格狂升! (資料參考:http://perfectvision.com.hk/pariscafe/16.asp)

 

Colombia 哥倫比亞

豆粒較明顯會分大粒與小粒

該名稱豆類大多會使用大粒

有酸味, 味道較濃

深煎豆濃厚味道明顯

哥倫比亞是全世界僅次於 巴西的 阿拉比卡 (Alabica) 咖啡生產國, 水洗阿拉比卡豆的產量則是高居全世界第一。當地的咖啡種植在800至1900公尺海拔,主要位於中西部的山區;如今產區有擴張到東北部與西南部。數年前因為咖啡價格暴跌而導致咖啡減產,所以近年來咖啡的品質比較不穩定;不過哥倫比亞所輸出的特選級 (Supremo) 與上選級 (Excelso) 仍是許多綜合咖啡必用配方之一。哥倫比亞的產季各地不同,一般來說,西部和北部的產季是10月到 12月,南部則是4月到6月。

 哥倫比亞是南美洲第四大的國家,但卻是唯一領土連結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國家。中西部有三條縱貫的山脈形成國內的高海拔區域,三條山脈在哥倫比亞南部聚成一股貫穿國境到厄瓜多爾,那就是著名的安地斯山脈。相對於西部高聳,東半部是廣闊的平原和亞馬遜叢林。哥倫比亞是拉丁美洲人口第三大國,只排在巴西和墨西哥之後。農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比例從1951年的57%上升到1994年的74%。3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00,000。東部9個低地省份占哥倫比亞面積的54%,但是只有不到3%的人口,人口密度低於1人/每千平方公尺。數十年來,境內一直有武裝游擊隊而讓國家呈現分裂狀況,這些武裝游擊隊在蘇聯瓦解後失去武器來源,所以靠種植大麻與毒品交易以換取軍備。石油與咖啡是哥倫比亞的兩大經濟來源。

 

Tanzannia坦尚尼亞(吉利馬扎羅)

吉利馬扎羅是咖啡栽種地的山名(吉利馬扎羅山)

以豆粒大小分為AA到C的四種等級

酸 ,甘,濃厚,芳香的感受十分優異

中煎會有濃郁咖啡的甜味 還有清爽的酸味感

稍深煎會有濃厚的味道

得宜調配混合豆時能品嘗到清爽的苦味

東非洲是許多優良咖啡的生產地,包含熟知的肯亞‧衣索匹亞‧盧安達等,坦尚尼亞是東非另一個生產好咖啡的國家,咖啡在坦尚尼亞是最大宗的農作物約有45萬人從事咖啡相關農業,由於緊鄰肯亞,坦尚尼亞的咖啡風味走向與肯亞咖啡相近,但因為不便利的交通運輸與基礎咖啡設備落後,咖啡常在運送過程中遭到污染或因為處理過程設備不足造成咖啡損壞,造成人們對坦尚尼亞咖啡不好的印象,以為整體的坦尚尼亞咖啡酸質較不新鮮不強盛口感較為緩和,不過這兩年南方的魯伍馬(Ruvuma)產區靠近印度洋有交通便利的條件,加上與歐美生豆商採預訂的契約先下單才出咖啡的制度,確保咖啡的品質。

 

Mexico 墨西哥

屬於高地產的豆子

以栽培地的標高分為4200呎最高級4100呎以及4000呎共三等級

香味與酸味很豐富

中煎最能呈現豆類特性

酸味與芳香味十分調和清爽

反而是深煎時味道變得平淡些

早在1796年,咖啡就從古巴到流傳到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州科爾多瓦地區。經過200多年發展,今天的墨西哥咖啡擁有眾多各具風格的咖啡品種。目前有三個地區是世界知名的咖啡產區,分別是恰帕斯,韋拉克魯斯和瓦哈卡,70%的墨西哥咖啡來自這三個地區。

 

Guatemala瓜地馬拉

高地產的芳香度最優

以栽種地標高分為4500呎以上的SHB最高等級

以下再細分為六等級

香味豐富而酸味與濃郁感

也常做為混和之用

稍深煎時較能展現瓜地馬拉豆特有的芳醇香味

中美洲為連接南北美洲的陸橋,共有七個國家,分別為貝里斯、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巴拿馬。中美洲七國皆生產咖啡,其中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與宏都拉斯為全球咖啡出口國前十大。

 

以高地地形著稱的瓜地馬拉,是台灣咖啡的五大進口國之一,其獨特風味的高海拔硬極豆(SHB,Strictly Hard Bean)在包羅萬象的咖啡產區中表現最佳,並出產表現搶眼的高品質咖啡豆。瓜地馬拉的咖啡有著豐富的風味變化與濃郁的酸質,帶有花果香的氣味,有時還能感受到一些香料的變化感,從中等到飽滿的黏稠度,複雜度高,是複雜風格的最佳代表。其著名產區包含安提瓜區(Antiqua)、柯本區(Coban)、阿提朗區(Atitlan)、薇薇特南果區(Huehuetenango)以及聖馬可區(San Marco)。從單純的香甜可口型到帶香料味的複雜型,再到極度爽快的高酸質型咖啡,在瓜地馬拉都可以找到。

 

瓜地馬拉
擁有七大咖啡產區的瓜地馬拉所生產的咖啡豆均為阿拉比卡,皆位於亞熱帶氣候下的高地地形上,雨量豐富穩定,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使得瓜國各地有著極適合咖啡種植的自然環境條件。各產區擁有獨特的風味,上等的酸味及果香潤滑順口,屬於世界頂級咖啡之一,適合單品飲用。
產區名稱
杯測結果
栽種高度
(公尺)
產季
高級安堤瓜Antigua Classic
豐富的火山土壤,低濕度,強烈的太陽光和涼爽的晚風是安堤瓜地區的特色。三座壯觀的活火山- 雅瓜、雅克提尼瓜和富瓜形成一條山谷美景。富瓜活火山還不時的增添迷矇的塵埃。 高級安提瓜咖啡濃郁且溫和,醇厚的香味和良質的酸性
1,500-1,700
1月~ 3月
柯班雨林Rainforest Coban
柯班雨林地區比起瓜地馬拉其他咖啡產區有明顯的差異,該區全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及氣候涼爽,當地土壤成份含石灰質及黏土。受到大西洋盆地及綿延向北的叢林熱帶氣候的影響,該區咖啡大都栽種於明顯徐緩的丘陵地上。 本區的咖啡特性明顯地與瓜國其他產區截然不同。豆體飽滿,帶有鮮明及微妙的酸味,有種淡淡葡萄酒芬芳的香味。
1,300-1,500
12月~3月
聖馬可士火山
Volcanic San Marcos
該區為瓜國最溫暖的咖啡產區。該區雨量充沛,雨季最綿密,開花期最早。雨季在六月到九月間為最高潮,甚至是豪雨式的滂沱大雨,有些地區的年雨量更高達197英吋。 本區的咖啡有明顯的酸味,豆體飽滿,帶有種清晰、淡淡的花香味。
1,400-1,800
12月~3月
阿堤德蘭Traditional Atitlan
瓜地馬拉四大火山咖啡區之一。阿堤德蘭的土壤是有機物質中最肥沃的。百分之九十的咖啡沿著極陡之斜坡栽種,一直延伸至阿堤德蘭湖,也就是瓜地馬拉眾多火山湖中最大且最有名的一座湖。 本區的咖啡香濃,有著令人陶醉的香味,口味酸中帶甘,咖啡豆體飽滿。
1,500-1,700
12月~3月
巍巍高地Highland Huehue
三個非火山區中生產單品咖啡最乾燥且地勢最高的區域。巍巍德南高目前是瓜地馬拉最崎嶇且最偏遠的地方。由於有著來自墨西哥德皇德佩克平原吹進山區的乾熱風,山區並無霜害,因此得以在高達6,500英呎高的地方栽種咖啡。 本區的咖豆結實飽滿,有特別的酸味,帶著微微的葡萄酒香味。
1,500-2,000
1月~4月
法拉漢
尼斯平原
Fraijanes Plateau
此地區的火山海拔相當高,土壤內含豐富的浮石,法拉漢尼斯平原仍屬於活火山的活動區,所以該產區的咖啡與與安提瓜有相當相似的特性。然而雨水豐沛,高而富變化的溼度,和溫差大的氣溫賦予法拉漢尼斯平原一個非常不同的風味。 法拉漢尼斯平原的咖啡蘊含相當優雅的香氣,溫和並醇厚的整體質感,並帶有特殊而愉悅的酸度。
1,400-1,800
12月~2月
新東方
New Oriente
雨水豐沛,長年在雲蔭的遮蔽下,在氣候上新東方與柯班相似,只有小小的不同。從前為火山區域,土壤中蘊含變質岩。土壤中之礦物質由於大量的變質岩得以平衡。咖啡的種植也與一般瓜地馬拉火山地區有相當的不同,新東方咖啡生長在火山土壤中,而生長期間並沒有火山的活動。 新東方是瓜地馬拉最新的咖啡產區,特色是蘊含香氣,明顯的酸度並有相當好的質感。
1,300-1,700
12月~3月

上圖資料來源:台灣咖啡協會

 

Yemen葉門(摩卡.馬達里)

摩卡是一個曾經以咖啡出貨港而繁榮的港名

摩卡.馬達里是葉門產的阿拉伯摩卡中較高等級豆

有時會被利用表現葡萄酒風味

 

只要講到葉門咖啡立刻令人聯想到風味厚實且狂野的日曬豆,自古以來葉門的咖啡農 一直遵照老祖宗留傳下來的古法栽種,由於葉門地勢崎嶇不易種植且降雨稀少,因此葉門的咖啡農多挑選梯田或窪地擇地栽種,並且選擇不易受日曬強烈照射之地。馬達里為葉門最知名同時也是海拔最高的咖啡產區,位於首都薩那(Sana’a)西邊的瑪塔高地(Bani Matar),豆形呈細長狀,風味強烈厚實帶有明顯的莓果香味。

 

Ethiopia衣索匹亞(摩卡.西達摩)

過去曾經從葉門的摩卡港出貨

也時候也會被稱為摩卡

為了和葉門的阿拉伯摩卡區分

有時候加上地名稱為哈拉摩卡

或西達摩卡

 

衣索匹亞是咖啡的原產地,雖然衣索匹亞內亂不斷飽受旱災之苦,但在咖啡的品質和產量還是非洲豆的主角, 最好的咖啡都產自西達摩(Sidamo)‧咖發(kaffa)‧哈拉(harrar)‧ 威樂加(wellega)。 

 

位於衣索比亞東北部的 Harrar 產區, 是衣索比亞最高海拔的產區.生豆 : 顆粒較小, 且多大小不一致特性 : 酒酸,質感厚重, 潤滑伴有清淡的果香, 豐富平衡.烘焙度 : 一爆中至二爆密.經日曬後直接從樹上摘下處理,哈拉知名產區居衣索匹亞的東部,生長在2,000公尺高海拔山區地帶,非常與眾不同的特殊風味及氣息,外形較不均但其甘醇及香氣卓越.

 

Indonesia印尼(曼特寧)

印尼咖啡中最高級的是蘇門答臘島的曼特寧

曼特寧並非產區名、地名、港口名、也非咖啡品種的名,是印尼曼代寧mandheling民族的音誤。

 

在二次大戰日本占領印尼期間,一名日本兵在一家咖啡館喝到香醇無比的咖啡,於是他問店主,咖啡的名字,老板誤以他是問你是哪里人,於是回答:曼代寧。戰後日本兵回憶起在印尼喝過的“曼特寧”。於是托印尼咖啡客運了15噸到日本,竟然大受歡迎。曼特寧的名字就這樣的傳了出來,那名咖啡客商現在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旺尼咖啡公司(PWN)。曼特寧mandheling,產於蘇門達臘北部托巴湖周遍。成品獨具藥草、林木的清香。   

 

黄金曼特寧,日本人在十幾年前采用更嚴格的品管,經過四次人工挑豆,剔除缺陷豆,生產出色澤暗綠,豆相均一等的黄金曼特寧,創造了另一波市場需求,連歐美也爲之瘋狂。 

 

曼特寧咖啡:產於亞洲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别稱“蘇門答臘咖啡”。風味非常濃鬱,香、苦、醇厚,帶有少許的甜味。一般咖啡的愛好者大都單品飲用,但也是調配混合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17世紀,荷蘭人把阿拉比卡樹苗第一次引入到錫蘭(即今天的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1877年,一次大規模的災難襲擊印尼諸島,咖啡鏽蝕病擊垮了幾乎全部的咖啡樹,人們不得不放棄已經經營了多年的阿拉比卡,而從非洲引進了抗病能力強的羅布斯塔咖啡樹。 今天的印度尼西亞是個咖啡產量大國。咖啡的產地主要在爪哇、蘇門答臘和蘇拉威,羅布斯塔種類占總產量的90%。而蘇門答臘曼特寧則是稀少的阿拉比卡種類。這些樹被種植在海拔750米到1500米之間的山坡上,神祕而獨特的蘇門答臘種賦予了曼特寧咖啡香氣濃鬱、口感豐厚、味道強烈、略帶有巧克力味和糖漿味。

 

曼特寧咖啡產於亞洲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别稱“蘇門答臘咖啡”。主要產地有爪哇島、蘇拉威西島及蘇門答臘島,其中90%爲羅布斯塔種。其中蘇門答臘島所產的「曼特林」最爲有名。出產於Sumatra蘇門答臘北部的精致的傳統阿拉比卡咖啡中最好的被冠以林東Lintong與曼特寧Mandheling出售到市場上。准確地說林東Lintong是指生長在位於林東行政區Toba湖西南部小片區域的咖啡。咖啡小種植區分散在一個高且波浪起伏的充滿蕨被蓋的黏土高原。Lintong林東咖啡非蔭庇種植,不使用化學制品,幾乎完全地由小私有者擁有。Mandheling曼特寧是更加廣泛的稱謂,包含Lintong林東咖啡和相似的條件下的Diari[首府Sidikalang]、Toba湖北部種植區。

 

Hawaii夏威夷(夏威夷可納)

夏威夷可納是在夏威夷的島西部可納地區火山性土壤所栽培的咖啡豆

分為NO.1到NO.3三個等級

 

威夷產的科納(Kona)咖啡豆具有最完美的外表它的果實異常飽滿,而且光澤鮮亮。咖啡的口味濃郁芳香,並帶有肉桂香料的味道,酸度也較均衡適度。夏威夷咖啡是美國50個州中所出產的唯一頂級品種,美國本土自然是其最大的市場。它的口味有強酸,還很香醇,帶有熱帶風味。

 

科納咖啡豆豆形平均整齊,具有強烈的酸味和甜味,口感濕順、滑潤。因為生長在火山之上,同時有高密度的人工培育農藝,因此每粒豆子可說是嬌生慣養的“大家閨秀”,標致、豐腴並有嬰孩般嬌豔的膚質。英文資料請參閱:THE KONA Coffee http://www.konacoffee.com/

 

夏威夷是美國唯一一個種植咖啡的州,這些咖啡被種植在夏威夷群島的五個主要島嶼上,它們是瓦胡島、夏威夷島、毛伊島、考愛島和毛羅卡島。不同島嶼出產的咖啡也各有特色,考愛島的咖啡柔和滑潤、毛羅卡島的咖啡醇度高而酸度低、毛伊島的咖啡中等酸度但是風味最強。夏威夷人為他們百分百本土種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而無比自豪。

 

夏威夷島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因此也叫做大島(theBigIsland),科納咖啡就出產於夏威夷島科納地區的西部和南部,咖啡樹遍布於霍阿拉拉(Hualalai)和毛那洛亞(MaunaLoa)的山坡上,這里海拔高度是150米~750米,正好適合咖啡生長。

 

科納咖啡的優良品質得益於適宜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咖啡樹生長在火山山坡上,地理位置保證了咖啡生長所需要的海拔高度;深色的火山灰土壤為咖啡的生長提供了所需的礦物質;氣候條件十分適宜,早上的太陽光溫柔地穿過充滿水汽的空氣,到了下午,山地就會變得更加潮濕而多霧,空中湧動的白雲更是咖啡樹天然的遮陽傘,而晚上又會變得晴朗而涼爽,但絕無霜降。適宜的自然條件使科納咖啡的平均產量非常高,可以達到每公頃 2240千克,而在拉丁美洲,咖啡每公頃的產量只有600千克~900千克。

 

1813年,一個西班牙人首次在瓦胡島馬諾阿谷(ManoaValley)種植咖啡,今天,這個地方已經成了夏威夷大學的主校區。1825年,一位名叫約翰·威爾金森的英國農業學家從巴西移植來一些咖啡種在瓦胡島伯奇酋長的咖啡園中。三年以後,一個名叫薩繆爾·瑞夫蘭德·拉格斯(SamuelReverendRuggles)的美國傳教士將伯奇酋長園中咖啡樹的枝條帶到了科納,這種咖啡是最早在埃塞俄比亞高原生長的阿拉比卡咖啡樹的後代,直到今天,科納咖啡仍然延續著它高貴而古老的血統。

 

夏威夷最早的咖啡種植已經採用了大規模咖啡種植園的模式,而在當時,咖啡還未成為在全世界廣泛種植的農作物,科納咖啡的生產與銷售幾經起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咖啡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政府為了保持士兵的作戰能力而為他們大量購買咖啡,需求的上漲引發了價格攀升,科納咖啡也不例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28年的這一段時間是科納咖啡的黃金時代。但是,隨後而來的大蕭條又給了科納咖啡沉重的一擊。1940年,第二次大戰使咖啡價格又一次上漲,為了避免價格過度上漲,美國政府為咖啡制定了價格上限,即使是這樣,夏威夷的咖啡農還是獲得了不少實惠,他們運送咖啡果的交通工具在這個時期統統由毛驢換成了吉普車。

 

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科納咖啡的價格又經歷了幾起幾落,但也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科納咖啡樹立了自己世界頂級咖啡的地位。即使科納咖啡已經蜚聲世界,其產量依然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從19世紀早期開始,科納咖啡就在科納這個地方開始被種植,並從未中斷過,而也只有這裡出產的咖啡才能被叫做“夏威夷科納”。夏威夷科納咖啡的生豆通常是100包裝的單品咖啡豆。科納咖啡豆也經常與世界上其他地方出產的咖啡豆一起被用來製作混合咖啡,科納咖啡豆與其他豆的混合豆會在包裝上註明“ 科納混合豆(KonaBlend)”。遺憾的是,這種混合豆中,科納豆的含量可能非常低,在夏威夷可以使用“科納”標籤的混合豆中科納豆的最低含量標準僅為10%。

  

Jamaica牙買加(藍山NO.1)

藍山咖啡是產自於牙買加東部藍山連峰

以豆粒大小分為NO.1到NO.3以及圓豆共四等級

 

牙買加的藍山是西加勒比海最高的山(2256M),頂級藍山咖啡(年最高產量2400噸),其中(WALLENFORD)是最重要也最有名的咖啡莊園(國有),而WALLENFORD、MAVIS BANK、SILVER HILL、MOY HALL、GOLD CUP是比較知名的品牌。

 

咖啡的生產與一般農產品相同,受天候的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1969年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受颶風影響而使生產陷入困境,日本的UCC企業提供援助,引入生態的種植方法。

 

為感念日本企業的援助,牙買加於1972年與日本簽訂合約,將年產量的9成提供與日本市場,剩下的一成約3500桶(70公斤裝橡木桶)再釋放到市場販售(也是唯一保存橡木桶包裝的咖啡),因此藍山咖啡在市場上奇貨可居,奠定了藍山咖啡成為咖啡市場的霸主地位。

 

除了產量少之外,呈現藍山咖啡風味(特色是略帶酸味,苦澀味少)完整性的烹煮技巧亦較難掌握,因此有些烹調師以此為手法的技巧表現,透過技巧即呈現出藍山咖啡的中庸之道。

 

藍山咖啡宜用中焙(city roast)的方式烘焙,這可使咖啡豆的油脂浮出表面,燙燒出油亮的褐色,既能保存咖啡豆的原味,又可適度釋放芳香,使咖啡的酸、甘、苦味達到最佳的平衡,口味分明。

 

藍山咖啡是一種有名的咖啡品種,加上產量極少,因此價格昂貴。藍山位於北緯25度和南緯25度之間的咖啡帶,真正的藍山咖啡數量非常少,每年產量不過4萬袋(約240萬公斤)。市面上比較便宜的「綜合藍山」(Blue Mountain Blend)或「藍山式」咖啡(Blue Mountain Style)通常是用品質較佳的哥倫比亞豆為主來調製的綜合品,意在模仿藍山的味道。

 

 Cuba古巴(克里斯達爾山)

以豆粒大小分為最大的ETL,TL,AL等三級

克里斯達爾山是ETL的最優良等級

 

古巴 (西印度群島)以出產糖、菸和咖啡而聞名,其中咖啡是於十八世紀中葉,由法國人從海地引進。等級的分類是依咖啡豆的大小而分成ETL(特級)、TL(中級)、AL(普通)。 古巴生產的咖啡豆質感豐厚,更具有鬱濃的煙熏口味,最適合作混合使用

 

語彤卡若建議延伸閱讀舊文連結: 世界咖啡產地(表格)轉載  

台灣咖啡延伸閱讀

我家的台灣咖啡---產豆篇 

我家的台灣咖啡---歷史篇 

台灣咖啡的歷史 


站主特別推薦

綠飲食代"酵淨"系列特色咖啡豆

 推薦理由:

每顆咖啡生豆經獨家使用天然酵素液洗淨淨化,再以包覆式曝曬陽光後真空包裝存放,咖啡豆由裡而外‘酵淨’過,豆體更純淨, 烘焙後更能呈現出台灣咖啡豆渾然天生的風味!

咖啡豆為什麼要”酵淨”:

因為,咖啡豆烘焙前的生豆經過多道精緻手續,經過脫殼後生豆才現出食用的豆體,嚴謹的廠商還會進行嚴格篩選撿出完好的咖啡豆,但是因為儲藏過程中歷經的時間與場所都可能汙染了豆體, 烘焙前的豆體需要有讓它們更純淨的過程,因此, 綠飲食代嚴選”酵淨”系列咖啡豆特別在咖啡烘焙前經過獨家"酵淨"酵素淨化手續, 提供更純淨,展現更原初風味的健康咖啡豆.

綠飲食代官方網站

綠飲食代雅虎拍賣商場

 綠飲食代PCHOME賣場

綠飲食代露天拍賣

arrow
arrow

    奧黛立的課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