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娘最佳發財伙伴
頭家娘是頭家的太太。在臺灣經濟崛起的過程中,頭家娘撐起了半邊天,自家經營的公司就是家庭的延伸。臺灣的頭家娘不僅是經濟起飛的幕後推手,也是臺灣特有的企業文化。
小學二年級那年,老師在課堂上做家庭狀況調查,調查班上小朋友家長的職業,其中問起:「家裡開工廠的舉手?」33個人同時舉手,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全班同學58名。沒有舉手的自己突然覺得「好難過,因為跟小朋友都不一樣。」
那年是民國72年,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在臨近臺中加工出口區的小城鎮,同學家的工廠,多半是小型的家庭工廠,有做鞋子、衣服、包包,有做電子零件加工的,有做黑手的,有做木器加工的,幾乎想得到的傳產,同學家都囊括了。每次到不同學家玩,就看著同學的媽媽們,先是把小鬼們帶離樓下作業現場,準備些點心,叫大家好好做功課,接著就回到工廠繼續做著加工,或者忙著接電話。
當年同學的媽媽們有個共同的職稱:「頭家娘」。
臺灣經驗 撐起半邊天
民國70年代的臺灣經濟發展,朝策略性經濟出口導向發展。當時,出口景氣大好,也是臺灣人累積財富的黃金高峰期,臺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就在廣大中小企業的家庭工廠、衛星工廠間蓬勃而起。
民國70年代末期,社會學者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也在《台灣中小企業之社會制度分析》的研究中發現,撐起臺灣經濟一片天的是中小企業,但他也曾將事實做玩笑式的比喻,「少了頭家娘,所謂的『臺灣經驗』也就少了一半。」這是第一次以學術研究研究的角度正視「頭家娘」在臺灣經濟發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臺灣,所有「頭家」的太太都被稱為「頭家娘」,她代表的身份可以說是「安內又攘外」的多元。在高承承恕的研究中意識到,頭家娘參與經濟活動的程度非常顯著;許多企業主都指出,他們的太太就像工廠中「一隻看不見的手」,而且幾乎無人可以代替他們在企業中的角色。
能屈能伸 因時制宜
事實上,頭家娘在臺灣人的生活經驗裡是「能屈能伸」的。民國76年改編自蕭麗紅小說的電影《桂花巷》女主角高剔紅,生長的年代橫跨清末到戰後光復,嫁入大戶人家的她,面對喪夫之後,撐起家業經營管理的生命韌性,可以說是臺灣頭家娘具體表現的原形。
在臺灣傳統社會裡,「女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觀念根深蒂固。然而,遭逢生命變故時,她必須站上第一線擔負捍衛家庭和子女生存的重要任務。
如同臺灣首屈一指的科技品牌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的母親施陳秀蓮,早年守寡,雖然出身鹿港大家族施家,但是孤兒寡母為了撐起家計,她開起雜貨店,只要客人需要的雜貨什麼都賣。施振榮常公開說,從小幫母親顧店需要「算斤計兩」所以奠下數理基礎,後來經營企業的理念,也都是從母親經營雜貨店的經驗而來。
頭家娘最大的特色,就是角色轉換上的拿捏,常能因時制宜。
萬能幫手 彈性調度
隨著二次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的腳步從農業轉向工業,自行創業的中小企業變多了。中小企業創業之初,資金和人手多半不足,其中「最好用的員工」就是頭家娘,只要任何崗位缺人手,頭家娘就能自動補位。如同童年記憶裡的同學媽媽們,總是奔波在家庭和工廠間,感覺上爸爸們輕鬆多了,要做什麼事,只要跟媽媽們說一聲,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會自動完成。
在高承恕的田野調查裡,也出現不少這種「頭家娘萬能」的案例。一家知名化學工業的頭家娘,就曾經回憶,經營一家工廠不容易,一早起來要看工廠原料還夠不夠,工人請假要親自去弄,還要隨時注意貨的進出,學習如何記帳、收帳。
對頭家娘來說,參與自家企業的經營,積極投入的原因就是希望公司經營能夠上軌道,因為公司成功也就等於家庭成功,高承恕如此觀察到。
游擊手 隨時補位
頭家娘是臺灣經濟發展中很特別的角色。很多頭家娘在公司裡沒有正式頭銜,她們常在潛意識裡將自己認定為「打雜」的人。高承恕形容,頭家娘大部份時候比較像棒球比賽裡的游擊手,必須兼顧補位二、三壘,但有時她又能代守一壘、外野,甚至客串投手、捕手。
頭家娘的存在,也反應出臺灣中小企業靈活和彈性的特質。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時,頭家娘的角色也面臨轉型的挑戰。
由於,創業初期,頭家娘勢必大小事都管,可是當公司規模成長,各種專業人員到位,頭家娘凡事都管,卻沒正式頭銜,在現代公司治理上的發展,就發生兩難。此時企業經營也就容易落入家族企業「不夠專業」的論斷當中。
不可諱言的是,在過往臺灣經濟崛起的過程中,頭家娘是中小企業主的最佳創業伙伴。臺灣俗諺說:「聽某嘴大富貴。」頭家娘角色的出現,也可以說傳統價值觀的延伸。因為,夫妻是關係最緊密的生命共同體,頭家娘在旁協助創業,既可以同心協力共同打拚,也能看到頭家在經營時的盲點。
有位頭家就曾經對高承恕描述,「自己想做的時候,會想考慮是不是有不周全,就問問太太,因為她有一些看法是我沒注意到的。就像車子,我的功能像加油門,她則是踩煞車。」
品牌公益 代言人
胼手胝足跟著頭家一起打拚的頭家娘,隨著時代轉變也跟著轉型。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頭家娘的功能性是參與公司的實務運作。然而,新時代的頭家娘,也出現了企業公益形象或品牌代言人的角色,個人角色慢慢被凸顯。
像是微風廣場頭家娘孫芸芸,雖然不參與公司運作,卻以時尚的形象,在鎂光燈下露出,同時也強化了自家百貨品牌的時尚定位,甚至也開始經營屬於自己的時尚品牌。
除了企業的品牌形象,頭家娘也成了企業做公益,或者和教育文化事業連結最好的橋樑。
像是鴻海集團董娘曾馨瑩,近期代表鴻海集團出席或捐錢做公益,雖然對拿股東的錢捐款引起非議,不過以公益文教形象出現的老闆娘越來越多。像是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就是出身主播的富邦頭家娘陳藹玲,她代表富邦投入文化事業。臺灣最大紙業永豐餘頭家娘,則成立信誼文教基會,現在則是國內重要的幼兒文化教育推手,當然與生產文化用紙的永豐餘本業,形象上也緊緊扣合。
時代的轉變,頭家娘的功能和角色有所轉型,不變的是她永遠是頭家們最得力的助手,只要有需要,她就可以立即變身上場。
撰文╱本刊主編 魏佳卉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電子報
留言列表